巴中日报评论员
被誉为“脱贫攻坚的巴中样本”的“五建五评五比”综合施策经验日前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充分认可,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和“四个好”目标从此有了可操作范式——巴中在脱贫攻坚领域又一次创造了经验和典型,可喜可贺!
荣誉源自脚踏实地求真务实。“五建五评五比”的炼成,汇聚了广大扶贫干部常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艰辛,展示了巴中干部队伍的集体智慧,体现了巴中推进脱贫攻坚的精神风貌。
“五建五评五比”是一套推进脱贫攻坚的综合措施,最大特色在于把干部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。中国农村积贫积弱几千年,原因万千条,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“人”的能动性没能充分发挥。“五建五评五比”解决了这个问题,堪称壮举。
在整套体系中,“五建”解决硬件问题,“五评”解决软件建设中的干部问题,“五比”解决软件建设中的群众问题。在这个体系中,软件建设权重2/3,完全符合当前脱贫攻坚实际。
软件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越来越重要。说到底,就是解决干部责任心和群众积极性这两个最难解决的问题。干部没有责任心,就会出现“出工不出力”现象;群众没有积极性,就会出现“剃头挑子一头热”现象。
解决干部责任心和群众积极性两个问题,不能简单指责干部没有爱心,或缺乏党性修养,也不能简单指责群众思想落后。要给干部找出好的工作方法,要把群众有效组织起来,要让干部和群众联动起来。“五评”“五比”的作用就在这里。
“五建”在综合措施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。它是一个平台,干部群众就在这个平台上“表演”。“表演”的成效如何,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效如何。
中央、省委提出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和“四个好”,属于总目标、总方针、总路线范畴。如何具体化、可操作化,还需各地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现在,巴中靠脚踏实地、求真务实探索出这套“五建五评五比”,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充分认同,赢得了荣誉,有如当年大比武期间的“郭兴福教学法”,意义很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