蚂蚁逃生留下的启示
余长洋
前段时间,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《蚂蚁逃生》的故事,读罢令人寻味悠久。
故事这样讲道:在欧洲,有座植被茂盛的大山突发一场无法熄灭的大火,火势越来越猛,眼看就要吞噬整片山林。灾情面前,老虎、猴子、山鸡等飞禽走兽都拔腿展翅快速离开大山规避危险,唯有行动缓慢的众蚂蚁却不知如何是好?惶恐中,众蚂蚁急躁不安,有的建议赶快上大树逃难;有的认为立即入洞穴避险;有的叹息只有等死……千钧之刻,一只蚂蚁猛地站出来呼吁:“大家赶快紧扣脚手抱成一‘团’,顺着平缓的山坡滚下另寻栖息地。”
蚂蚁王思考了片刻,号令众蚂蚁照这只蚂蚁的建议办。很快,众蚂蚁来到一个平缓的山坡处,伸出自己的脚手相互牢牢地抓在一起,滚成一个巨大的“雪球”顺着平缓的山坡快速滑下。有惊无险!众蚂蚁安然无恙到达山底,躲过了大火的灭顶之灾。这则故事,读后给人以深刻启示:
其一,要科学取舍群众意见。“蚂蚁王”为啥采纳了站起来呼吁大家团结自救的那只蚂蚁的意见?是因为他将群众意见进行了科学的取舍。他想到了上大树不可取,大树会燃烧,大伙儿会与大树一同化为灰烬;入洞穴也不行,火势凶猛,地表温度必然很高,大家会在洞穴里窒息遇难;坐以待毙等死,更不行。只有相互紧扣手脚,滚到山下、离开火海,才有生存的希望。实践证明,蚂蚁王的决策是正确的。作为党员干部,手中大大小小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事务处置权,尤其是在遇到热点敏感问题时,不可避免会有众说纷纭的不同意见,如果不加思索地采纳,不进行科学取舍,那就走向了偏听偏信的误区,不但会害自己,也会害单位,害群众。
其二,要带头搞好群众团结。众蚂蚁之所以能够逃生,除找到规避危险的科学方法外,最关键的是众志成城、讲团结。紧要时刻大家不消极懈怠,用强健有力的爪子相互紧扣形成安全“雪球”,确保了集体的安全。试想,如果有一只蚂蚁选择等死,或被困难吓倒,逃生过程中一松手脚,雪球就会断链,“球”散之后后果不堪设想。这则故事再一次说明团结的重要性。现实生活中,有的夫妻搞不好团结,家庭建设不好。有的同事搞不好团结,工作难开展。有的邻里搞不好团结,相互猜疑。有的部门搞不好团结,工作难协调。可见,讲团结是做人的基本修养,也是做事的基本要求。诚然,团结是讲原则、顾大局的团结。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小天地、小圈子、小部门的利益,聚集在一起,游离于党性原则之外去讲一团和气的团结,团结就成了“团伙”,团结就成为“和稀泥”,那样的“团结”会滋生许多弊端,贻害无穷,应坚决铲除。
其三,要充分相信依靠群众。在灭顶之灾面前,众蚂蚁能够化险为夷,也得益于蚂蚁王充分相信众蚂蚁、依靠众蚂蚁。从避险的经过来看,怎样避险的意见是蚂蚁自己提出来的,蚂蚁王只是作了甄别和决定。具体的操作上,也是众蚂蚁和蚂蚁王鼓足勇气团结一心,相互紧扣手脚,形成“雪球”,才平安脱险,没有谁选择退缩。如果蚂蚁王不相信群众,作出其他决策,伴随的可能是悲剧。蚂蚁王相信群众、依靠群众,带领群众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的做法告诉我们,什么时候都要依靠群众、相信群众,才能不辜负群众。当前,我们要结合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沉到一线,多倾听群众呼声,多了解群众意见,才能真正把群众之所急、之所难、之所盼的事办好,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及重托。 |